PET-CT诊断以发热待查为表现的早期大动脉炎的临床价值研究

R543.5; 背景 以发热待查(FUO)为表现的大动脉炎(TAK)临床并不多见,由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,且缺乏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影像学表现,这使得早期诊断非常困难.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/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(PET-CT)在FUO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广泛应用,其可能有助于早期TAK的诊断.目的 探讨PET-CT在以FUO为表现的早期TAK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.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以FUO为表现而最终通过PET-CT确诊为TAK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,包括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等,并对临床资料...

Full description

Saved in:
Bibliographic Details
Published in:中国全科医学 Vol. 25; no. 8; pp. 918 - 923
Main Authors: 曾克勤, 尹玉峰, 任田, 周二叶, 王鸣军, 武剑
Format: Journal Article
Language:Chinese
Published: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,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15-03-2022
Subjects:
Online Access:Get full text
Tags: Add Tag
No Tags,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!
Description
Summary:R543.5; 背景 以发热待查(FUO)为表现的大动脉炎(TAK)临床并不多见,由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,且缺乏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影像学表现,这使得早期诊断非常困难.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/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(PET-CT)在FUO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广泛应用,其可能有助于早期TAK的诊断.目的 探讨PET-CT在以FUO为表现的早期TAK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.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以FUO为表现而最终通过PET-CT确诊为TAK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,包括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等,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对近3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.结果 7例患者均为女性,发病年龄27~58岁,平均年龄(37.9±10.6)岁;病程1~6个月,平均(3.9±2.4)个月.患者均以发热待查为表现,可伴有心悸(14.3%)、头晕(28.6%)、头痛(14.3%)、乏力(28.6%)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;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计数(71.4%)、血小板计数(57.1%)、红细胞沉降率(ESR)(100.0%)、C反应蛋白(CRP)(85.7%)、肿瘤坏死因子α(TNF-α)(42.9%)和白介素6(IL-6)(85.7%)升高.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、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(CTA)和磁共振血管造影(MRA)未见大动脉狭窄和闭塞,而PET-CT可见多部位动脉管壁炎症性改变,包括升主动脉(28.6%)、主动脉弓(14.3%)、颈总动脉(28.6%)、锁骨下动脉(28.6%)、胸主动脉(14.3%)、腹主动脉(14.3%)、肾动脉(14.3%)等大动脉.结论 PET-CT有助于以FUO为表现,而无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早期TAK的诊断和病情评估.
ISSN:1007-9572
DOI:10.12114/j.issn.1007-9572.2021.01.048